2004年8月31日,星期二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一版:精华新闻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大学生当司法义工还蛮像样
真诚帮教叩开矫正对象心扉
本报记者 仇健

  本报讯 “你听说过社工吗?我们就是司法社工,是来帮你的。”8月26日上午10点,杭州市始版桥社区的活动室里,社工陈冰晶、黄路遥、李云飞以这样的开场白和矫正对象老孙拉起了家常。这是司法社工们的首次出击。
    这3名社工是浙江工商大学公管学院社会工作系的大三学生。社区矫正工作在杭州市上城区设立试点后,陈冰晶和40多位同学成立了首支大学生社区矫正志愿者服务队伍。社会工作系的彭何芬老师告诉记者,这支志愿者队伍有别于一般的志愿者,他们是专业的司法社工。为工作方便,学生分成六个组分别进入上城区的六大街道。“平时在家都做什么?”、“社区安排的工作辛苦吗?”经过十几分钟的交谈,略显沉默的老孙终于打开了话闸子。老孙去年6月回到社区后,承包了看管自行车棚的工作,每个月能赚六七百块钱。他说,自行车棚停了200多辆自行车,他和另一个居民分工看管,不论冬天还是夏天,也不管刮风或者下雨,他都会坐在车棚边看着。一年多来,在老孙看管的时间里,小区没有丢过一辆车,为此,居民们对他这个看车人很是放心。说话间老孙忍不住打起了哈欠,细心的陈冰晶连忙问道,“昨晚值夜班了吧?”老孙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。陈冰晶又说,那还是先回去睡觉吧。老孙摇了摇头说,“儿子等着我回去烧饭呢。”看了看手表,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午饭时间。临走前,陈冰晶对老孙叮嘱了一句:“有什么困难可以找我们啊!”
  走出活动室,3个女孩就讨论开了,她们一致认为,和老孙的初步接触非常成功。陈冰晶对记者说,矫正对象非常敏感,刚开始接触只能先拉家常,做朋友,等他们消除了顾虑才能切入主题,所以在刚才的交谈中她们都非常小心地回避了和“社区矫正”有关的一切字眼。
    黄路遥所在的组走进了湖滨街道。在此之前她已经和她的矫正对象小陶见了面。或许是年龄相仿,小陶和黄路遥很投机,网络、游戏、染发这些年轻人之间的话题,小陶每月做汇报时从来没有对社区干部聊起过。
    8月27日一早,李云飞所在的组到紫阳街道袁井巷社区工作,前一天早就观摩过的李云飞显得底气十足。社区给他们安排了5个矫正对象,李云飞和组长王璐的工作对象是50多岁的老吴。老吴一家三口都被判过刑,并且都回到了社区,由于3人工作没有落实,没有收入来源,老吴抱怨颇多。事后,李云飞和王璐商量,认为要攻下老吴这个难关,还是要解决实际问题。他们决定尝试着帮老吴申请低保。
    见过了矫正对象,司法社工们回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:结对的每一个矫正对象都要建立档案;根据个人的情况,制定针对性的方案,进行个案研究……他们的最终目标是,开发矫正对象的潜力,帮助他们融入社会,最终预防犯罪。王璐告诉记者,他们的社工工作是长期性的,他们毕业后,将会由下一届的学弟学妹来接班。(文中矫正对象为化名)